情、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自觉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行为习惯。
2拓宽育人途径,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1)全员育人: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每位教师要自觉承担起育人责任,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作用,塑造崇高师德,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寓德育于师表作用之中。(2)学科育人: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加强德育和学科教育的整合,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3)班级育人: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化文明班级和特色班级评选活动,启动“完美教室”评选活动,
f以创建“完美教室”、“文明班级”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班主任及班、队干部的主体作用,寓德育于行规管理之中。
(4)实践育人:结合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开拓视野,增进理解,丰富生活经验。结合主题活动(节庆)、专题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社会实践等载体,寓德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5)环境育人:继续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学校做到绿化、美化、净化。
(6)家庭育人:加大家长课程培训力度,深化亲子共成长工程,提高家长育人水平。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大力开展“像关爱自己的孩子关爱每一名学生活动”。(2)加强政教队伍建设,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及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少先队和社团规范化建设,尽快成立和完善各种社团组织;政教处要加强对学校团队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学生自治组织,发挥其自治功能,既培养学生能力又陶冶学生情操。(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以提升班主任的职业理想、人文素养、专业能力为重点,开展班主任育德能力的项目培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法的转变、教育行为的转变;达到三项提升,即专业理论的提升、教育智慧的提升、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发展。通过系统
f培训、自主研修,榜样示范,互动交流,优秀评选等方式建设一支创新型、善管理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力争尽快培养县、市、省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或师德标兵。
(三)师资队伍工作目标:牢固树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