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性;并发性;异步性。37.进程控制块(PCB)包含四类信息:标识信息;说明信息进程状态,等待原因,进程程序数据存放位置;现场信息(通用控制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队列指针)。38.用于控制进程的原语有:创建原语(为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完成工作后,收回工作工作区进程控制块)、阻塞原语(程序运行发生等待,置为等待态)、唤醒原语。39.中断类型:(强迫性中断)硬件故障中断;程序中断;外部中断;输入
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等待状态;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就绪状态;一个进程从等待状态变成就绪状态;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被撤销。51.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最高优先级调度算法(非抢占式,剥夺式);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分时操52.线程:一个进程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应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和一张线程描述表。53.线程的基本属性:同一个进程中的各线程驻留在分配给进程的主存地址空间中,且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一个线程被创建后便开始了它的生命周期,直至执行结束而终止。线程在生命期内会经历等待态、就绪态和运行态等各种状态变化;线程是处理器的独立调度单位,多个相同的程序,即同一个服务程序若被不同用户调用时操作系统就为它们创建不同的线程。54.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把进程作业资源分配单位,而线程是调度和执行单位;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的主存空间,但同一进程中的各线程共享该进程的主存空间,进程中的所有线程对进程的整个主存空间都有存取权限。55.存储器的分类:寄存器、主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三个层次。56.重定位: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的工作称为重定位或地址转换。57.重定位的方式:静态定位(绝对地址逻辑地址BR的值(界限地址)、)动态定位(可变分区方式管理,页式存储管理)。58.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措施:根据经常出现的作业的大小和数量来划分分区,尽可能使各个分区被充分利用;划分分区时按分区的大小顺序排列,低地址部分是较小的分区,高地址部分是较大的分区;按作业对主存空间的需求量排成多个作业队列59.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特点:分区长度不是预先固定,分区的长度按作业的实际需求划分;分区个数不是预先确定,分区的个数由装入的作业数决定。60.可变分区管理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有:1:最先适应分配算法:基本思想是空闲区在空闲区表中按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2最优适应分配算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