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法:引导发现学法:探究学习教学课时:2教具准备:
口算卡教学过程:
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
3
f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
笑笑:18÷34
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310÷2
64
32
10(元)
答:(略)
1(元)答:(略)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310÷5表示上意思。
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所以“310÷
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脱式计算式
(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6“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2P6“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四、总结
五、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过河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和实物展示图教学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