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手段,引入IT系统工具,支持内控体系运行,公司上线了专门的内控管理软件“内部控制导航仪”,将梳理完成的公司层面、IT层面、流程层面三个层面的风险清单和风险控制矩阵导入该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软件,通过系统内组织架构的‘一人一表’和‘一岗一表’,明确各控制点责任人关键控制活动及风险。同时可以使内控体系维护、测试、整改、考核汇报等管理活动集成起来,方便查询和实时监控,快速便捷地掌握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成果,全面提升公司的内控工作的管理效率。
键入文字
f六、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公司董事会根据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了适用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分别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列示如下:(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1、定性标准具有以下特征的缺陷,应认定为重大缺陷:(1)该缺陷涉及高级管理人员任何舞弊;(2)该缺陷表明未设立内部监督机构或内部监督机构未履行基本职能;(3)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而对应的控制活动未能识别该错报,或需要更正已公布的财务报告。
2、定量标准从定量的标准看,公司属于盈利稳定增长的企业,以税前利润作为定量的指标,如果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财务报告错报金额小于税前利润的3,则认定为不重要;如果超过3,小于5认定为重要;如果超过5则认定为重大。如果发现的缺陷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应当认定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1)当期财务报告存在依据上述认定的重要错报,控制活动未能识别该错报(2)虽然未达到和超过该重要性水平、但从性质上看,仍应引起董事会和管理层重视的错报。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以外的其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应当认定为一般缺陷。(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1、定性标准具有以下特征的缺陷,应认定为重大缺陷:
键入文字
f(1)缺乏民主决策程序,如缺乏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岗位人员聘任与解聘、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决策程序;(2)决策程序不科学,如重大决策失误,给公司造成重大财产损失;(3)严重违犯国家法律、法规;(4)关键管理人员或重要人才大量流失;(5)媒体负面新闻频现;(6)内部控制评价的重大缺陷未得到整改;(7)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给公司造成按下述定量标准认定的重大损失。如果发现的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