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了冬季和夏季海冰中光的侧向衰减系数,认识到侧向衰减引起的能量消耗。他通过观测数据直接计算了海冰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定量获取了北极中央区的能量收支。他将温盐深数据与光学数据相结合辨识水团,丰富了对水团和环流的认识。他发展的一系列海冰光学观测手段成为海冰、积雪、融池研究的重要数据源,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在过去10年,赵进平领导的北极研究获得了2个国家
2
f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和1个973项目的支持,并获得了极地办南北极考察专项的支持。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参加国家的北极考察和国际合作北极考察,取得了丰富的考察成果。他和团队的师生在北极物理海洋学、海冰物理学、海洋和海冰光学、北极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冰海耦合数值模拟、卫星遥感等方面发展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对北极科学有整体性的布局,努力推动对未知区域和现象的考察,成为勇于拼搏、知识广博的北极学者,也是国际知名的中国北极科学家。他在1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100余篇,有些论文在JGR、JPO、JRL、DeepSeaResearch、Tellu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
他努力推动北极领域的国际合作,将中国的北极科学与国际接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由此当选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下辖的北冰洋科学理事会(AOSB)副主席,是第一个由欧美以外的人担任的职务。他作为中方代表积极参与多个国际合作科学项目和计划,担任国际北极变化研究中国秘书处的秘书长。他本人与美国、加拿大、挪威、韩国的极地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建立了通畅的国际合作渠道和良好的国际信誉。
赵进平长期担任博士生导师,每年保有的研究生数量在1015名之间,10年来培养了博士毕业生18人,为国家极地研究机构输送了人才。他领导的“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他每年多次参加社会组织的北极报告会,传播北极知识,为青少年认识北极,建立对北极的兴趣做了大量工作。
3
f赵进平不仅身体力行参加北极的考察和研究,而且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思考我国北极科学的长远发展,在极地办和科技部的支持下,对我国的北极观测网建设北极西北航道的发展战略、北极科技发展战略、维护和拓展北极科考权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撰写了4篇极地战略研究报告,发表了多篇科学与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论文。赵进平还作为北极专家参加国家海洋科学领域“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为繁荣我国的极地科学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4
f二、程晓(北京师范大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