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历
程及思考
作者:杨群祥熊焰黄文伟来源:《高教探索》2011年第05期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解决学生实习实训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发展、完善校内生产性(或经营性)实训基地。该文以历史发展的角度,在对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源起、提出、发展、深化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它要求培养的学生在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即具备某种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与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必须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中培养。传统做法上,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在校内实验实训室实训和到社会企事业单位实习。虽然这两种途径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在校内实验实训,更多的是对已有知识、理论的验证和对生产技术或经营的模拟,难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人文环境,无法使学生得到实际的职业体验和训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校外实习,由于校外实习基地一般都是以“企业为主,学校为客”,学校对企业的依赖性较大,企业出于保护其商业秘密等自身利益的考虑,一般不让学生或教师去接触企业的关键技术和管理诀窍,同时在实习时间安排、人数保证和实习岗位上也难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教学要求。基于此,并在结合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便成为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这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教高16号文)中也可以明确看出。校内生产性(经营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1。随着新一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全面铺开,以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有关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也逐渐深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