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0610来源:职教论坛浏览次数:597申屠江平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的必然选择,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训完整的工作过程,生产出产品甚至商品,实现教学做的统一。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发挥不当、开发不力,实践教学组织水平较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基地的力度;强化管理,统筹基地功能的发挥;增强软实力,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升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引企入教关键词作者简介:申屠江平1968,男,浙江东阳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农村问题..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规2008年“民间资本引入职业教育的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08CGYD060YB,课题主持人:申屠江平基金项目高职院校要改善实训、实习的条件.就必须联系行业企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化,是专业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是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2006年l1月13日召开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市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其特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在校内通过新建或改造原有实验实训室、引企入校、创办专业公司和组建研究所等方式,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管理模式建立起来,具有生产功能的学生实践教学场所。因此.实践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两大基本功能,学生通过产品生产的真实过程.实现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实践教学目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校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