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牛耕进入传统农业阶段后,基本上结束了撂荒制,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土地的精耕细作为主,走上了土地连种制的道路。这一时期除扩大耕地面积以外,更重要的是开始实行深耕易耨、多粪肥田措施,而各地先后兴修大型水利工程,以及约在西汉末年开始出现的龙骨水车(翻车),又为精耕细作提供了灌溉条件。三、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是有工业技术装备、以实验科学为指导、主要从事商品生产的农业。时间:始于19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投入大幅度增加;特点:化学化:化肥、农药、激素机械电气化: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抽水机,电力生产、生活良种化:遗传育种、杂交、筛选水利设施化:水库、水井、灌渠、温室、覆盖产业化:大规模、投资、经营、盈利问题:机械化耕作,不合理的种植导致土壤流失;
化肥农药用量上升,引起严重环境污染;单一种植使生态失衡,引发大规模病虫害;人工创造的高产品种广泛取代了各地农畜品种的多样性,使后者的基因快速灭绝;经济发达,生态不合理。
第二章、农业生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
第一节、农业生物起源简介一、作物概念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广义上指农作物(fieldcrop)、园艺作物(Horticulturalcrops和林木forest;狭义仅指农作物。关于起源中心的研究
对作物起源问题研究较早的是瑞士植物学家德康多尔。在20世纪的2030年代,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等,对他们在世界六大洲60多
个国家采集到的30多万份作物品种材料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于1935年出版了《育种的植物地理基础》一书认为全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有八大中心。二、作物的起源中心1.中国起源中心中国起源地的特点是栽培植物的数量极大,包括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作物的代表。在栽培植物种和属的巨大潜势上,中国超过所有其它起源地,有136种。其中主要农作物有黍、稷、粟、稗、大麦、荞麦、高粱、大豆、小豆、山药、苎麻、大麻、苘麻、紫云英等。大体上黄河流域以黍、稷、粟、麻、麦、豆等旱作物为主,长江流域以水稻为主。它们都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粟在我国古代叫禾又叫谷子、小米。世界公认中国人最早将野生粟变成栽培粟。在古代,粟是我国的主粮,“粟”这个字是谷物、粮食的代表,就像英文“Cor
”一词可代表所有谷物、粮食一样。黍、稷
f黍、稷均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作物,生育期短,喜温暖,不耐霜,抗旱力极强,因此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尤其是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