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大约有8的体内水由血管中进入间质组织中。对于一些参数的影响要比分析不精确的影响还要大,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及体位的一致性。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尽量统一坐位采血,以减少生理现象带来的误差。2止血带的使用据文献报道,使用止血带1mi
,血样中的各检测指标都没有明显改变。系止血带3mi
后,Alb、钙、ALP、AST、TC、血钾、铁及乳酸等浓度可升高5~10。当患者浅表静脉不明显时,让患者反复握拳,以使静脉暴露更明显,比起静态采血,这种运动会使某些物质的阈值上升。因此,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1mi
内采血,看到回血后,马上松开止血带,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改用对侧手臂。3采血时间主要有下述4种时间:(1)早晨空腹采血:一般指患者空腹12h在上午采血,常用于临床生化和免疫检查。为避免采血时间不同而造成的检验结果波动,每次采血最好在同一时间进行。(2)急诊采血:是指急诊或抢救病人时根据需要立即采血。(3)随机采血:
4
f指无时间限制随时进行采血,被检者一般无需进行准备。主要用于体内代谢稳定或受体内干扰较少的物质的检测,如红细胞计数、血清蛋白质测定、肝炎标志物测定等。(4)指定时间采血:指根据试验要求,在指定时间采血,如葡萄糖耐量试验。
4采血部位与采血量为避免检测结果受输液成分的影响,一般避免输液时采血,如必须采血,则应在输液患者另一侧手臂采血,若双臂都在输液,则不能在静脉输液装置的近端采血。有些实验对采血量要求很严,特别是进行凝血因子检查时,如果血液比例过高,由于抗凝剂的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凝块的可能性增加,微血凝块可能阻塞检测仪器而影响检测结果;如果血液比例过低,则由于抗凝剂的相对增加,而引起PT、APTT的延长或显著延长。5溶血避免标本溶血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和劣质采血器均易造成溶血。如:采血不顺利、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过猛、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有空气进入或产生泡沫等均可造成溶血。溶血的标本对检验结果影响很大,可使测定结果假性升高,如血钾、胆红素、乳酸脱氢酶(LD)、转氨酶等;实验室发现溶血后,建议重采标本,如果不能重采,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标本溶血”,并告知临床医生由于溶血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第四节标本的签收
1、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完整。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病案号、申请日期、标本类型、临床诊断、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