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党的十三大:①初级阶段的理论:1987年召开十三大,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了概括。②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三步走战略:解决温饱小康水平比较富裕三、南方谈话
3
f1、概念: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南方城市,发表谈话,统称“南方谈话”。2、意义: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谈话内容:“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四、党的十五大正式命名1997年2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1997年党召开十五大,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第8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城市改革重点国有企业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时间和背景: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掀起,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四川农民于1978年底率先实行,使农民告别了人民公社制度。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2、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最能体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新路,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民的两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三、国有企业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国企改革三步:(1)扩大企业自主权(2)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打破“大锅饭”,实行经营责任制。(3)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就: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