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信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河南兰考县)这三个英雄人物被统称为“共和国的脊梁”
第6课“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1、文革原因:①国家民主与法制不健全②毛泽东过于严重地估计了阶级斗争2、经过: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1967年一月,发生夺权风暴,即“一月革命”风暴。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3、文革危害:①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②人民生活没有提高,社会动荡。③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
f4、粉碎“四人帮”四五运动:1976年清明节前夕,群众聚集天安门,悼念周恩来,声讨江青等人罪行,4月5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果断出击:1976年10月,中央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5、教训:⑴健全民主与法治,反对个人崇拜。(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习指导P21第七题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7课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十二大“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维护祖国统一方面:“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十五大正式命名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徘徊局面。2、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1978年,在胡耀邦的领导下,《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揭开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3、十一届三中全会⑴时间:1978年12月△⑵内容①: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⑶意义: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③改革开放揭开序幕△20世纪历史上中国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革:⑴、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⑵、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