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腐败行为膨胀的速度,反贪污腐败的口号越响亮,贪污腐败的数额越来越大,卷入腐败丑闻的高官越来越多,这一点已从经济犯罪案件的直线上升得到证明。还有监督机构不能完全行使独立的监督权,监督者有可能被被监督者操作或支配,使获得信息的渠道不畅通,难以对政府机构的运行了如指掌。二政府失灵的表现(一)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政府政策的低效率,即公共决策失误,是指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者政府干预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成本高昂。首先,政府制定所谓的公共政策并不一定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为也并非完全理性、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如政府有关部门为维护本部门利益而出台的非公益性政策、地方保护主义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借社会公共利益之名行政府机构私利之实,从而导致政府失灵。其次,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面很广、错综复杂的过程,而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可
f靠的信息为依据。但由于这种信息分散在无数的微观个体行为者之中,政府很难全面掌握,加之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加了政府对信息分析处理的难度,很容易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出现政府失灵。此外,公共政策在执行上也存在着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任何好的政策在实施和执行过程中,都必须具有相应的前提和条件,主要包括必要的政策资源、正确的执行策略、合格的执行者、有效的沟通、正确的协调、适宜的环境、有效的监督等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方面或它们之间的配合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政策失效。另外,在政策实施和执行过程中,由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的分离及两者利益上的差异,易发生下级政府执行不力的情况,这必然导致政策失效。(二)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首先,由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候处于垄断地位,政府不但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而且政府中的各个部门也分别处于各类公共物品的垄断生产者地位,相互之间因为缺乏替代性而无竞争,这样政府各部门就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压力。其次,由于政府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没有产权约束,在行政时往往不太考虑成本,而且本部门的年度财政节余不能自留,降低成本不能给本部门带来直接的收益,因此政府各部门都有扩大开支预算的倾向。再次,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从事其他政府行为时,由于政府行为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差异以及公共物品价格的非敏感性,衡量这些行为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比确定市场行为的成本收益更加困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