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积极主动参与的主体作用。具体地说,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进行解题的能力。一般来说,解题教学的情境创设,主要包括问题情境的提供;解题基础知识、经验的准备;思维障碍的排除和问题情境激发的情感和动机状态等方面。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针对这些方面,努力为教学情境的创设作好分析、奠基工作,就一定会有助于学生开展有成效的解题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2)有系统、有层次地精心选配习题,合理组织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及其运用的能力。一般来说,解题教学中,除了要求例题的选配要具有目的性、典型性、启发性和延伸性等特点外,一般还应提供学生独立练习的习题,在选配时注意适用性、巩固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原则。
这里还应指出,数学习题的题型应该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胃口”。但这并不排除传统的、富有启发性的“老题”、“陈题”,不少好的题目仍然有使用价值;同时,也应该反对选编那些一味追求“新花样”的偏题、怪题和难题,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参考文献:
[1]赵振威,章士藻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道仁学会学习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