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控制和风险紧密相连,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最容易发生,因此,企业应特别加强对环境改变时的事务管理。3控制活动。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以帮助管理阶层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公司的政策和程序具体包括为员工建立的行为准则;内部控制标准,包括一般控制、业务流程控制、法律规定、财务报告标准和机处理控制、未达到标准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财务管理和标准作业程序,是指为贯彻内部控制标准而建立的具体指导和操作程序。4信息和沟通。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是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和责任;业务部门对实现控制目标、落实政策、确保控制实施负主要责任;财务部门负责辅助完成公司的目标和检查内控程序的履行;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应相互配合,不断地完善内控系统,并激励在内控方面做出成绩的人员。5监督。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这里所指的监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职业道德的约束,公司应成立由董事长、财务总监、首席法律顾问等组成的“职业道德遵行委员会”,负责调查违反行为准则的人员;其二是通过外部审计,检查和确认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其三是通过内部审计,对内部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效益进行审计;其四是加强集团对分部的监控和分部的内控状况。三、我国建立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应注意的问题1、建立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应结合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从我国实践来看,内部控制体系已与企业经使过程紧密结合。但从特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备性、严谨性和缜密性角度来看,还存在许多批漏,很多企业失败的实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f当前的信息失真、巨额国有资产流失,以及辉煌一时的明星企业的倒闭,无不与内部控制体系失败有着密切的关系。内部控制体系只是为达到特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完全保证的体系。因此,制定完善无缺的内部控制体系,无论从成本效益原则,还是从体系本身所特有的刚性,都是难以实现的。但如果能针对特定企业的组织形式、规模大小、企业文化等因素而分别地进行,就可最大限度地研究某一特定类别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