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就应从组建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建立健全董事会功能是企业最根本的内部控制。“安然”、“施乐”和“世通”特大财务欺诈案件都直接与董事会功能失效和内部人控制泛滥有关。同时,由于企业与外部关系人的经济联系和契约关系,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有时还要延伸至企业法律边界以外,将独立审计师、供应商资源、客户信用与需求和政府监管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控制”与“反控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追求企业持续“得到控制”,确保企业各类契约关系持续而有序地运行,确保企业有一个好的战略目标和管理团队,并按照既定目标持续高效地发展和增值,为企业各类契约当事人发现并创造价值。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它内置于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之中,并与之紧密联系、水乳交融,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不可割舍。企业内部控制应是一个能动的驾御、监测和推动系统,它不仅要关心企业的现实生存,更应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不但重视企业微观,同时也关心企业宏观;不只是简单的规避风险,更着
f眼于科学风险管理,重视通过业务发展减低风险;不仅要重视现行会计上已确认和计量的资产,更要关注人力资本、管理团队、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客户资源、企业文化和品牌与商誉等软性资产在企业发展和控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即在内部控制上要引入“全面资产”概念;不仅注重企业经理班子之下的内部控制,而且特别强调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强调企业法律边界以外可能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各类要素。
从COSO报告看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内部控制体系作为生产征管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及实施状况,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如何结合我国的企业实际,建立具有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已成为规范我国企业行为,提高信息质量的当务之急。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财务经理协会等团体参与的“赞助组织委员会”简称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本文拟通过对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剖析,探究我国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一、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容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和要素。报告中提出的观点,超越了以往的内部牵制、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结构等内部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