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造和过程控制的大系统,数控机床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床领域的具体应用。关键字: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产品(或系统)是指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新功能和新性能的新产品。此类产品和传统的机电系统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实现了机电系统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信息驱动,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对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信息惊醒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的行为则完全取决于在信息分析基础上所做出的控制决策。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智能化控制决策的根本保证1。机电一体化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其的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机电一体化产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检测的灵敏度,精度以及范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地保证机械的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动作,使之不受机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操作,保证最佳的工作质量和较高的产品合格率。同时,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使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例如,数控机床对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比普通机床提高56倍,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设备利用率可提高1535倍,机床数量可减少约50节省操作人员数量约50,缩短生产周期40,使加工成本降低50左右。此外,由于机电一体化工作方式具有可通过调整软件来适应需求的良好柔性,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2。数控机床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应用,国际信息处理联盟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数控机床是一种装了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控制系统能逻辑地处理具有使用号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数控化设备,一般由信息载体,计算机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四部分组成。数控机床的研制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在研制加工直升飞机桨叶轮廓用检查样板的加工机床任务时,提出了研制时空机床的初始设想。1949年,在美国空军部门的支持下,帕森斯公司正式接受委托,于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实验室合作,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于1952年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试验型样机。后又经过三年的改进和自动编程研究,于1955年进入实用阶段。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价格和技术上的原因,数控机床仅
f局限在航空工业中应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