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思想品德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主持人:柯蔓莉)
摘要:本课题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与灵动为研究基础,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为切入点,以教师精心创设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合作的互动学习氛围为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老师对课堂教学师生灵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具体操作上,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我国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平等势必造成课堂气氛的严肃与紧张,师生之间自然就不能在平等的氛围中交流意见,更不能在平等的关系上探讨知识;学生的独立性,怀疑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发挥,学生自然会对政治课产生厌倦的心理,这也就使学生养成被动、服从、消极和依赖的学习习惯。其次,生生人际关系往往被忽略或不重视,互动的空间基本上是没有的。人们要么无视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实际存在,要么将这种交流视为非建设性的消极因素,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实际效果远远没有被利用。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结构比较单一,简单枯燥,达不到更深层次上的课堂互动价值。此外,我校的学生均来自普通平民家庭,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缺乏刻苦创新和探索的能力,甚至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有效性亟待提高。因此,我们选择这课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对思想品德课堂中互动与灵动
1
f策略的深入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们师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一)课题界定: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灵动,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促进、推动的状态,通过这种状态,使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体现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巨大潜力与作用。2、本课题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与灵动为研究基础,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为切入点,以教师精心创设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合作的互动学习氛围为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自我发展。(二)理论依据:1、主体性教育理论。教学活动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各项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才能收到效果。2、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通过交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