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指数WQI∑WiPi。在此基础上,罗斯剔除受地球化学影响的指标,选取BOD、DO、氨氮、悬浮物等4项直接具体的反映水体污染状况,并分别赋予权重。这两种方法评价指标是确定的,不能满足不同的评价需求。由于在评分尺度上具有很大的任意性,罗斯水质指数法一般仅适用初步评价。W值水质指数将各评价指标的分值转换为的表达式,最后评价结果为SWJC,其中,Wj为污染级别,C为超标项数。蓝琳等2007借鉴隶属度的概念,对各指标的分级类别进行了修正,更加客观的反映水质类别,但该法计算较为繁琐9。
2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水质类别的界定具有一定区间范围,指标浓度包含在同一级别内的不同水体,其真实污染状况可能有所不同,如浓度值靠近类别上限和下限的两类水体,仅以一个确定性指标进行归类。为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不
f确定性理论方法的出现为水质评价新模式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等。21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一种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用模糊数学集中隶属函数来描述水质分级的界限,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在我国水质评价中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由于水质变化具有连续性特点,与分级标准相互联系并具有模糊性,模糊评价法合理的体现了水体污染程度不确定的特点。模糊评价法主要适用于各个评价因子超标情况接近,不存在单因子否决的情况,评价出发点是为了体现不同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但计算复杂,不易操作,不能确定主要污染因子,有可能掩盖有毒有机物、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威胁较大的污染物的影响。模糊数学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模糊聚类法、模糊贴近度法、模糊距离法等10。如何确定权重是模糊评价法中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污染加权法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权重确定方法,对污染贡献大的指标获得较大的权重。它考虑了个体指标的特征,多个评价指标的相互联系却无法描述,可能使评价结果出现均化、失真和跳跃等情况1112。邹志红等2005通过对“熵”的计算确定权重,就是根据各项监测指标值的差异程度反映其提供信息量大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13。熵权法比加权法容易计算,将同一监测指标的多个监测断面结合确定权重,可削弱异常值的影响。田景环等2005提出最优权法,通过寻找权向量的最优解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避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的主观任意性,增加评价结果的分辨性,易于分类14。22灰色评价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