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敏行
立人成才
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高二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过秦论》导学案
【学法指导】疏通文意后反复诵读。注意积累文言实词。【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3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学习重难点】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2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预习案】
1解题“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是动词。“论”是一种议论文体,“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2、世称“贾生”,西汉洛阳人。《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二、阅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崤(xiáo)膏腴(yú)逡(qū
)镞(zú)黔(qiá
)首氓(mé
g)隳(huī)鞭笞(chī)轸(zhě
)恬(tiá
)藩(fā
)瓮(wè
g)牖(yǒu)孝公既没(mò)召(shào)滑系(xì)颈践华(huà)为城劲(jì
g)弩不及中(zhō
g)人墨翟(dí蹑足行(há)
g)伍朝(cháo)同列将(jià
g)数百之众度(duó)长大比权量(lià
g)力万乘(shè
g)之势一夫作难(
à
)
三、自读一遍文章第一课时一、介绍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贾谊(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33岁。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前20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他的政论散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2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①苏轼论贾谊: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