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自《贾谊论》有删节)②毛泽东论贾谊: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③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3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
1
f崇德敏行
立人成才
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高二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检查预习:注音三、听诵读四、齐读文章五、整体感知,梳通文章大意2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一)记叙部分(14段):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第一层:(13段):写兴起的过程。第二层:(4段):写灭亡的过程。(二)议论部分(5段):写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六、批注文章1.把注释中重要字词翻译誊写到课文中。2.尽量多的批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意、特殊句式作业:解释留空格词语,并翻译语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孝公既汉中,西举不爱没,惠文、昭襄蒙武、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立法度,务耕之外。遗策,南取秦,为通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故业,因
巴、东割膏腴之地,蜀,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
一。中山之众。于是其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