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PAP
公式:
式中:E′p、A′p实测的钢绞线弹性模量(MPa)及截面积mm2Ep、Ap计算采用的钢绞线弹性模量(MPa)及截面积mm2△L计算得到的伸长值mm△′L修正计算的引伸值mm422张拉设备与工具准备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张拉设备进行准备。423⑴千斤顶、油压表使用和管理
千斤顶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按规定时间定期由有资质的计量检测单位
f进行校验维护,建立档案卡片。⑵⑶⑷千斤顶及油压表应配套校验,建立张拉力与油压表的关系曲线。校验张拉设备的压力机、压力环、测力传感器其精度不得低于±2。选用的千斤顶的张拉吨位不得少于张拉力的12~15倍,标定后的校正
系数≤105校验的有效期为一个月。⑸选用的油压表应为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为压力的15~20倍,精度不
低于10级。校验有效期为一周当使用04级时,检定有效期为一个月。张拉时表针摆动弧度大,上升不平稳;油表表针不能回到零或过零;张拉时连续断丝;计算伸长量与实际张拉伸长量相差过大,发生上述情况之一,均应及时校验油表。⑹张拉作业超过一个月或超过200次,或经过大修更换配件的、严重漏油
和拆修的,张拉千斤顶、压力表必须重新校验。对长期不使用的张拉机具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424⑴钢绞线的下料成束、穿孔
下料宜用砂轮机切断,不得用电焊或氧气切断。切断钢绞线之前,先在切
割线左右两端各3~5cm处扎丝一道,防止切断后散头,不得伤及钢绞线。⑵钢绞线下料长度按设计图,并考虑千斤顶张拉端的工作长度。下料长度按
下式计算,并经试用后进行修正:LL02L1
L22L3式中:L钢绞线下料长度(mm)
L0锚具支承板间孔道长度(mm)L1锚具高度(mm)L2张拉千斤顶支承端面到槽形口外端面间的距离(包括工具锚高度)(mm)L3长度富余量(mm)(可取100mm)
单端张拉为1,两端张拉为2⑶为使钢绞线成束时不致互相绞扭紊乱,用钢板仿锚板孔位缩小做成梳型板
将各根钢绞线梳理顺直,每隔115m用18镀锌铁丝绑扎610圈,在钢绞线束两端各2m区段内要加密到50cm。编束后,应系上标签,注明束号、束长及钢绞线产地。束内每根两端均用白胶布缠贴编号,同根同号。分别存放在防雨棚内待用,对
f较长的钢绞线束,为便于存放运输,可将其盘成大盘,圈径宜为3m左右。⑷变形。⑸穿束前应将锚下垫板面上灰浆除净,检查锚下垫板下混凝土是否密实,垫钢绞线束在储存运输制作安装过程中,应防止钢束锈蚀,沾上油污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