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才造成如今的结果吗?
f郎咸平:人才不济只是表面原因,你说中国没有英语好的吗?没有懂外交的吗?没有懂外贸的吗?都有,关键是不懂游戏规则,而且这个游戏规则不仅仅是国际贸易的,还有美国政治公关、国会游说、媒体监督等多方面的规则。看看日本丰田,在美国设厂经营也几十年了,但总裁丰田章男在美国国会听证时还是非常被动,他手下的美国人却从容不迫,这就是因为一个不懂游戏规则,一个懂游戏规则。环球时报:您关注了很多领域的内容,在水务领域,一些地方政府与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签订了合同,最后要老百姓承受水价上涨的后果,我们对此该怎么办?郎咸平:威立雅不投资,不建网管,收购地方水务公司的第二年就要求涨价49。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想想如何提前预防。地方政府在与威立雅签约前觉得,外国人真傻,本来我们自己怎么运作都不赚钱的自来水业务,外资竟然还要溢价收购,而且许诺引进国际经验,这种占便宜的合同当然就签了。所以,当初签合同前就该多做咨询、多做研究,搞懂背后的游戏规则。环球时报:既然外资进入会带来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事关老百姓基本生存的食品、粮食、食用油、自来水等方面,立法限制外资进入呢?郎咸平: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但我们的粮食能完全自给吗?我们只有全世界不到7的耕作面积,却有全世界21的人口,所以只有3个办法:一是进口粮食,这就不得不求助于四大跨国粮商,因为它们控制了全球粮食贸易的80;二是进口高产的种子,这又牢牢被美国孟山都公司握在手里;最后一个办法就是自力更生。可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总结了“四个不”:基层推广“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而且,我们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30到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到85的水平。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是否应当立法限制外资进入,而是离开了外资企业,中国人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到底什么行业才能藏富于民环球时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您主张的藏富于民,应当怎样实现统一?郎咸平:国有资产当然不能流失,而且必须保值增值,否则你对不起老百姓的托付。而国企都开始大举进入房地产业,这说明中国的实体经济投资环境真的在迅速恶化,连国企都受不了了,转而投身房地产和金融这类虚拟经济。即便中国建材这类企业表面好像收购了很多民营水泥厂,可这些民营老板把企业卖给中国建材,还不是因为制造业的营商环境实在太艰难了,这才是最令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