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涅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早年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训练,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大量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经历了由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加涅明确认识到,人类学习现象极其复杂,不可能用一种理论解释全部学习现象,必须对学习作分类研究。1965年他的《学习的条件》一书出版,之后多次修订,最后的一次修订(1985)将其更名为《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在他的《学习的条件》第一版(1965)中,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分为八种类型,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或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这八类学习由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层级,即加涅所谓的学习层级。他将刺激反应学习作为机体最原始的学习形式,并且由此开始的每一低级学习类型构成高一级学习类型的前提条件。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1985)中,他将八类学习中的前四类作为学习的基础形式,总称联想学习。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1.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的理论体系对学生在学校情境中学习的目标(他称之为学习结果或性能)进行了刻画。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情境中习得的结果分为五类。
f(1)言语信息,指用语言表示信息的能力。其中又可分为三个亚类:①符号类信息的记忆,包括人名、地名、外语单词、数理符号等的记忆;②事实类知识,如知道中国历史中的许多历史年代和历史人物事件;③有组织的整体化知识,如影响言语信息学习的内外条件等。(2)智慧技能,指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使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加涅又进一步将智慧技能分为五个亚类。①辨别,指区分事物之间差异的能力,如区分汉语拼音“p”与“q”、“b”与“d”的能力,辨认英语单词“a
gel”与“a
gle”读音的能力。②具体概念。识别具有共同特征的同类物体,如幼儿园小朋友从大量动物中识别“马”从男女老幼中指出,“叔叔”“阿姨”或。具体概念一般不能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其本质特征是学习者通过大量同类例证的观察而逐渐归纳出来的。③定义性概念。运用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对事物分类,这类概念难以通过观察获得,必须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方能习得。例如,圆周率“π”概念的获得必须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即“圆周率等于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πcd)”。如果学生能够以之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就可以认为他习得了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