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灯》公开课教案
【教学重点】1理解“灯”的象征意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了解象征手法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题
我们都读过《白杨礼赞》,都知道文章极力讴歌了白杨树坚韧朴实的优秀品质,但作者的意图并不在此,他歌颂的是北方农民正直朴实的品质和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运用的是什么手法?(象征)在同一历史时期,现代文学巨匠巴金也用这一手法写了一篇散文,题目是《灯》。那么巴金笔下的“灯”象征了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点亮一盏心灯,一起走进巴金先生的心灵世界。二、作者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简介(学生回答)1作者简介
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904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的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都是长篇小说)。2背景介绍(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概括介绍)
巴金写《灯》的时候,中国当时面临的局势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侵略,中国国土的大片沦丧,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以“灯”为线索,分别写了哪些灯?
明确:(34):深夜平房里射出来的几点灯光。
(5):风雪之夜的灯光。
(68):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同34)。
(9):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
(10):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
(12):陌生人家中的一盏油灯。
补充:①第11小节写了什么?
明确: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这两个故事当中
的灯光给我内心带来的震撼。
2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灯的形象的?
(1)先听老师朗读第34小节,请同学们划出描写深夜平房里射出来灯光形
象的句子。明确:昏黄色、颤抖。
(2)请一位学生朗读第五小节,划出描写风雪之夜灯光的句子。
明确:微弱、豆大。
1
f(3)那么其余的灯光具有怎样的形象?请同学们划出相关语句。明确:(68)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微光。(9)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孤灯。(10)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隐约闪现(的熊熊火光)。(12)陌生人家中的一盏油灯:一点微光。
3这些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讨论后做出解答。明确:小而弱。4这些看似小而弱的灯光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明确:深夜平房里射出来的几点灯光:扫淡黑暗,散布一点光和热,明亮、温暖。
风雪之夜的灯光:鼓舞、指路。我不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