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课标要求考点分析】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本专题的指导意见,确定以下考试目标:1、能正确理解、运用常用浅易文言文词汇,重点考察教材篇目中实词的理解。2、会默写教材中所有要求背诵的内容。当然课内文言文及古诗词的默写就成为重头戏。3、掌握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文学常识。自从2011年泰安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改革以来,以上三点的考查类型大都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如:2013年中考试题中的第3个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考查了“文理劳形次辩”这四个实词的解释;6题: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BC三项分别考查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一句词、《论语》和《诗经》中的一句诗的正确默写。2011年的古诗词考查还是沿袭默写填空的形式,考查了四句诗文的默写,均是理解感悟型的提示填空。但是随后近两年来这种形式便逐渐推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却都是选择题,考查与原文是否一致。这种题型还是占上风的。2011年选择题8还考查了陶渊明的朝代和“记”这种文体还有《诗经》的相关知识。2012年选择3仍然考到了实词解释;选择题8设计到“铭”这种文体知识和《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文言散文的考试目标:1、能够正确翻译句子。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3、能够分析主要人物的语言及其性格特点。4、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与情感。5、能够分析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6、能够感受精彩语句的妙用。这是针对所有的文言文包括课内与课外提出的共同考试目标,具体到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大体是考独立的一篇,设计4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8分。例如2013年的《曹刿论战》共设计了22、23、24、25四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熟悉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材料的详略安排来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还有感受精彩语句的妙用能力。2011年《三峡》同样设计到了4个小题:断句、重点语句的翻译、分析文章的情感、辨析文章内容。古诗词的考试目标:1、能够感受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意义。2、能够感受诗词物象中蕴蓄的情感。3、能够感受诗词的绘画美、结构美与音乐美。4、能够分析寄情于(事、物、景)、托(事、物、景)言志的表达方式。5、能够分析联想与想象在诗词中的作用。6、能够分析关键词句在诗词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在2012年的中考试题中浓墨出场。阅读《望岳》诗,完成22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