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初级会计职称人员从事会计核算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是会计上岗证所必须的考试课程。(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定位为:一个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系统初始设置、日常管理、系统维护等方面的能力,重点让学生具有电算化系统管理员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掌握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任意一个通用软件环境里独立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能力。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会计上岗职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三个基本:即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财务软件操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四个目标: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观察、理解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三)课程设计思路
f1、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本课程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会计电算化的各个模块设计学习单元,依据初级会计上岗证的具体要求和各种财务软件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3、本课程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用一半以上的学时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点,课时安排为一堂理论课一堂练习。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学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能熟练操作该课程所供财会软件的运用方法,达到江苏省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上岗考核要求(初级)。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观念。(二)具体目标1.素质培养目标(1)初步具有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2)遵守财会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会计内部控制意识。(3)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2.知识教学目标
f(1)认知会计电算化岗位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具体要求,产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
(2)能掌握会计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