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三章第一节着火分类和条件、第二节谢苗诺夫自燃理论
总结和改进意见
1.要把物体表面间的换热量的计算与实际火灾中计算热通量结合起来。2.联系建筑防火设计讲烟囱效应。3.斯蒂芬流是本节的一个难点,应详细讲述。4.增加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
f消防燃烧学教案
课题时间
8
第8讲:着火条件和着火分类、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10月22日星期二1.掌握着火方式的分类。
教学目的要求
2.正确理解着火条件。3.分析、掌握热自燃理论得出的着火条件。4.掌握Tt曲线图的绘制及着火感应期的影响因素。5.会用热自燃理论预测自燃着火极限。
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着火方式的分类(10分钟)2.着火条件(10分钟)3.热自燃理论得出的着火条件(30分钟)4.Tt曲线图的绘制(20分钟)5.着火感应期的影响因素(15分钟)6.用热自燃理论预测自燃着火极限(15分钟)1.热自燃理论得出的着火条件。2.Tt曲线图的绘制。3.用热自燃理论预测自燃着火极限。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作业练习
着火条件和着火分类、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是消防基础理论的开端,注意结合燃烧的化学基础让学员和教员一起分析探讨,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注意与《化学危险品》课程的衔接。课堂讲授采用以调动学员积极性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习题:P8:1、2、3、4、5预习:第三节弗兰克卡门涅茨基自燃理论
总结和改进意见1.要注意谢氏理论的应用条件。2.Tt曲线图的绘制可让学员自己完成。3.谢苗诺夫方程的应用应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f消防燃烧学教案
课题时间第9讲:弗兰克卡门涅茨基自燃理论10月29日星期二
9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FK理论研究的模型条件及所作的简化假设。2.掌握自燃临界准则参数的物理意义。3.掌握自燃临界准则参数的求解方法。4.掌握FK理论的应用。
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作业练习
1.FK理论研究的模型条件及所作的简化假设。(20分钟)2.根据导热方程求解自燃临界准则参数及其物理意义。(30分钟)3.具有简单几何外形的物质自燃临界准则参数的求解方法。(30分钟)4.FK理论的应用。(20分钟)
1.根据导热方程求解自燃临界准则参数。2.FK理论的应用。弗兰克卡门涅茨基自燃理论目前仍是解决自燃问题最重要的方法,课堂中可结合燃烧学课程小组已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阻化技术研究”的具体实例进行讲解,课堂讲解中可加入部分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