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掌握强迫对流的对流换热系数推导。3.掌握自然对流的格拉晓夫数的物理意义。4.了解黑体、白体、透明体的基本概念。5.掌握黑体辐射遵循的三大定律。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作业练习1.边界层的形成过程。(15分钟)2.强迫对流的对流换热系数推导。(25分钟)3.自然对流的格拉晓夫数的物理意义。(10分钟)4.黑体、白体、透明体的基本概念。(10分钟)5.黑体辐射遵循的三大定律。(40分钟)1.边界层的形成过程。2.强迫对流的对流换热系数推导。3.黑体辐射遵循的三大定律。对流的内容在本书涉及的内容较少,由于前面课程中相关基础较薄弱,在课堂授课中注意概念讲解要清楚,特别是强调对流换热系数的解法;在复习黑体基本概念和定律的基础上,介绍黑体的定律与后续消防中应用的关系。教学方法主要以启发讲授为主,采用电子课件授课。习题:P4:4、15、16、18、21预习:第四节物体表面换热、第五节物质的传递。
总结和改进意见
1.本节内容涉及流体力学的知识较多,应提前布置学员预习相关知识。2.格拉晓夫数重在掌握其物理意义。3.三大定律的讲解是重点,应放慢速度。4.该部分内容较难,增加一次习题课或课后安排一次讨论颗。
f消防燃烧学教案
课题时间第7讲:物体表面间的换热、物质传递10月15日星期二
7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物体表面间的换热量的计算方法。2.掌握热气和不显光火焰的辐射的特性。3.掌握热烟气和显光火焰的辐射的辐射率计算。4.掌握燃烧中物质传递的三种方式。
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重点难点
1.物体表面间的换热量的计算方法。(30分钟)2.热气和不显光火焰的辐射的特性。(10分钟)3.热烟气和显光火焰的辐射的辐射率计算。(10分钟)4.燃烧中物质传递的三种方式。(50分钟)
1.物体表面间的换热量的计算方法。2.燃烧中物质传递的三种方式。物体表面间换热量的计算方法是消防实际工作中消防安全间距确定的基础,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授课中应充分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如结合消防法规和条例进行讲解;热烟气和显光火焰的辐射率计算是油罐燃烧速度确定的基础,强调其后面的作用;物质传递中的烟囱效应是建筑火灾中最常见的现象,适当将其内容与建筑防火进行连接。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意结合消防规范,由理论分析自然过渡到实际应用,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加高层建筑火灾视频录像。
课后作业练习
习题:P5:20、22、23、25、26预习: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