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燃烧热与基础化学中燃烧热的不同,注意分析它们不同的使用条件和求解方法;对理论燃烧温度力求求解简单,但应注意与实际火灾温度可能产生的偏差。教学方法注意对比,注意启发学员从中找出规律,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习题:P2:15、17、18、20、21、22、26预习:第二章燃烧的物理基础第一节热量传递基础、第二节热传导
总结和改进意见1.本次课中的有些概念在无机化学中学过,介绍可以简洁。2.注意强调差值法的应用条件,避免计算结果误差过大。3.本章计算较多,应增加一次习题课或小测验。
f消防燃烧学教案
课题时间第5讲:热量传递概述、热传导9月24日星期二
5
1.掌握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所遵循的基本定律。2.掌握导体内部的导热微分方程式。教学目的要求3.一维稳态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式的求解(无限长平板、无限长圆柱体、球体)。4.无限大平板的非稳态导热5.集总热容法处理问题。6.解非稳态导热的数值解法。1.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所遵循的基本定律。(30分钟)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2.导体内部的导热微分方程式。(10分钟)3.一维稳态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式的求解(无限长平板、无限长圆柱体、球体)(30分钟)。4.无限大平板的非稳态导热(10分钟)5.集总热容法处理毕渥数小于01的物体。(10分钟)6.非稳态导热的数值解法。(10分钟)重点难点1.一维稳态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式的求解。2.无限大平板的非稳态导热。3.集总热容法处理毕渥数小于01的物体。传热方式及其相关计算是学员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重要基础,但由于此部分涉及的知识基础门类较多,在课堂授课及推荐参考书目过程中注意将一些实际研究中的火灾模型介绍给学员,对基础在中等水平以下的同学主要使其掌握概念并了解其应用。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结合火灾模型(来自科学研究及论文)讲授,注意难易结合。习题:P4:1、2、3、6、7预习:第三节热对流、第四节热辐射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作业练习
总结和改进意见
1.精讲概念、定理和定律的同时,重点介绍应用。2.从多层无限大平壁的导热速率方程讲冰箱的保温原理。3.本次课内容概念、定理和定律的介绍中学都有,可以简洁。4.联系实际讲集总热容法的应用。5.介绍一种典型科研实例,分析该部分与其他科学的衔接。
f消防燃烧学教案
课题时间第6讲: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定律10月8日星期二
6
1.掌握边界层的形成过程。教学目的要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