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2006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在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了“做和和美美一家人”的口号。“和美”就这么产生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杨孝如:听起来,当时你们提出“和美”,就是要让学校成为一个和和美美的大家庭?
吴洪玉:对,这是对“和美”最原始的、朴素的理解。是希望广大教职工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杨孝如:这种朴素的想法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愿景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学校的教育追求是不是太简单太表层化了吧?
吴洪玉:坦率地说,开始提出“和美”时想得比较简单,并没有把它当作学校教育追求的意思。但是,2007年学校对校园文化系统进行整理时,就学校的“三风一训”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想不到大家对“和美”认同度很高。之后了解才知道,大家都觉得这个词很美,很亲切,不是生硬的约束和冰冷的训诫,不会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拉到对立面。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全校师生的讨论,我们就把“和美”作为校训定了下来。
2009年,京剧进入我们京口实小整整二十个年头,学校在筹备二十年庆典活动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京剧那种“行于美、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这是朱永新教授对我们学校京剧校本课程的评价的精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了学校的各个方面。比如:校园环境布置已经在有意无意间渲染着艺术的氛围,管理的理念、行动方式也渗透着人性色彩、智慧艺术。所以当时我们就想,“和美”不仅是校训,更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主张,引领大家共同前行。之后,我们经过多方论证,又对“和美”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京口实小特色的教育理解追求“和美”教育。
杨孝如:您刚才说到,后来你们对“和美”的意义又进行了挖掘。据我所知,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和”与“美”都是非常古老的概念,对它们的理解和诠释也有很多。在深入解读“和美”时,这些理解和诠释对你们有影响吗?
吴洪玉:当然。我们查资料了解了一下,原来“和”的本义是用手调节乐器,让音律和谐起来。“和谐”是“和”最初的意思,也构成了它最基本的内涵。后来,这个“和”字的意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譬如:《尚书尧典》讲“协和万邦”,《左传》讲“以德和民”,这里的“和”是一种政治哲学;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是一种人格境界;《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和”是指中庸状态;《孟子》的“天时不如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