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脏停搏,治疗时应备以10葡萄糖酸钙,必要时静脉推注予以拮抗。国内有人提倡饮用牛奶以助补磷,此法甚为安全方便。
5纠正酸中毒:产生DKA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缺乏和或不足,导致酮体生成过多以及脱水等,酮体的利用和排出减少,进而产生酮症酸中毒,并非HCO3损失过多。因此,应以补充胰岛素和纠正脱水为治疗DKA的基本措施。胰岛素抑制酮体生成,促酮体氧化新的酮体不再产生,原有酮体的一部分由尿排出,另部分逐渐氧化分解,每1mEq的酮体氧化后约产生HCO305mEq,因而经以上基本措施的治疗,酸中毒可自行缓解。目前认为,轻度酸中毒不必输入碱性药物必须强调只有重度酸中毒者方需补碱。
f目前公认DKA时过早、过多、过于积极补碱利少弊多,会招致严重后果甚而可危及生命。由于碱性物质HCO3难以通透血脑脊液屏障,而CO2弥散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显著快于HCO3。补碱过多,血pH值升高,脑脊液pH值反常性降低而加重颅内酸中毒补碱过多,血pH值升高,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而红细胞2,3DPG升高和糖化血红蛋白GHb下降相对较慢,因而加重组织缺氧过多补碱还促钾进入细胞而加重低血钾或产生反跳性碱中毒还可加重低血磷。因此,DKA时要求有指征时才给以补碱。
①补碱指征:DKA时严重酸中毒,即血pH值71,或HCO310mmolL,或CO2CP10mmolL者才给补碱。
②补碱种类及剂量:常用5碳酸氢钠,而不用乳酸钠,以免加重可能存在的乳酸性酸中毒。用量常用5碳酸氢钠100~200ml2~4mlkg体重,将其稀释成125的等渗液静脉滴注。
③注意事项:A输入碱液时,避免与胰岛素使用同一通路,以防胰岛素效价下降B当血pH值≥72或CO2CP≥15mmolL时,应停止补碱。
6其他:如去除诱因及辅助治疗等。
①感染:既可作为DKA的诱因,又是DKA时多见的并发症。DKA时体内粒细胞动员受抑制,吞噬能力减低、抗体产生减少,酮体使乳酸的抑菌能力减弱。因此,机体抗感染抵抗力下降而易并发感染。DKA时还易发生霉菌感染,其原因除抗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外,有人认为酸中毒时血中铁离子与转运铁蛋白结合受阻,血中游离铁离子浓度增高,造成有利某些真菌例如毛霉菌、根霉菌和犁头霉菌等条件致病菌生长的环境。因而值得临床重视。
②休克持续不好转者,应细寻原因,是否有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等。如无特殊情况应输入血浆等胶体溶液扩充血容量及加强其他综合抗休克措施。
③有急性胃扩张者,或严重呕吐者,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④老年患者伴昏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