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或有严重高渗状态,可考虑小剂量肝素治疗,同时监测有关凝血指标,以防DIC或血栓形成。
⑤昏迷病人苏醒后,可认为酸中毒极期已缓解,此时应调整好静脉胰岛素向皮下胰岛素的转换,防止酮症酸中毒反复。
⑥辅助治疗,如吸氧、导尿、抗心衰、降脑压等。
7如何防止酮症或DKA反复
①理论依据:酮体产生过多导致酸中毒根本原因是胰岛素不足,糖代谢障碍,脂肪分解亢进,游离脂肪酸过多致酮体生成过多而形成酸中毒。可以下列模式概括。
胰岛素不足糖代谢↓

f脂肪分解↑→脂肪酸↑→酮体生成↑→酸中毒
因此,治疗DKA最根本的是补充胰岛素,如上所述推荐小剂量胰岛素恒速持续静脉点滴是最佳和安全有效的措施。在DKA治疗缓解后如何处理静脉点滴胰岛素向皮下注射胰岛素的转换,对防止酮症反复十分关键。
静脉点滴胰岛素的特点是作用快、半衰期短12~16mi
。缺点则是不能产生胰岛素储存库。故停输静脉胰岛素,又无皮下胰岛素注射,即无皮下胰岛素储存,无皮下胰岛素注射缓冲体系。临床上,凡发生DKA者,大部分是1型糖尿病,本身基础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所以停输静脉胰岛素后,无向皮下胰岛素过度的可能,导致酮症或酮体反复。
归纳之,DKA病人胰岛素静脉向皮下转换存在3个问题:A皮下组织缺乏胰岛素储存库B病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缺乏C升糖激素尤其是胰高糖素分泌增加时,胰岛的作用更差。
②防治方案:防止酮症或DKA反复:应给予足够的葡萄糖应及时给予基础胰岛素应频繁监测血糖及酮体,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措施。
③具体措施:输液时注意输入足够的葡萄糖。由于DKA时,肝糖过度输出既加重了高血糖,又使肝糖原耗竭。此时补充足量葡萄糖以促酮体氧化非常重要,故主张打破以往的限定即血糖水平下降至250mgdl或139mmolL时输入5葡萄糖或糖盐水,不论血糖水平,或只要血糖不是过高,开始输液即可以5葡萄糖输入,尤其不能进食者有助肝糖原储备,并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时提供防止低血糖的葡萄糖储备。如输入5葡萄糖后,血糖升高,可增加胰岛素的用量如果血糖水平下降,则增加输液中葡萄糖,而不减少胰岛素用量,有利防止DKA反复。
④注意基础胰岛素水平的建立:当DKA纠正,静脉胰岛素转向皮下胰岛素时,一定在停止静脉输注前半小时或1h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确保皮下胰岛素吸收时间。例如,晚上停输静脉胰岛素,停输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胰岛素RN,按1∶3,用量按全日量的16,保证夜间胰岛素基础用量。如为早晨停输静脉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