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降至139mmolL250mgdl后,应输入5葡萄糖或糖盐水,以利消除酮症。
③补液速度:按先快后慢为原则。原则上前4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以纠正细胞外脱水和高渗,以后逐渐纠正细胞内脱水为主,并恢复正常的细胞代谢及功能。
举例:第1~2小时:500mlh,第3~4小时:500ml2h,以后500ml3h。失水严重也可前1h输入1000ml,第2小时:500~1000ml,第3~4小时各500mlh,在前12h内输入量4000ml左右,达输液总量的23。其余部分酌情于24~28h内补足。
f4纠正电解质紊乱:钠和氯的补充通过输入生理盐水即可达到要求。因此,主要是补钾,或酌情补镁、补磷。
①补钾:DKA时患者总体钾丢失严重,通常达300~1000mmolL。由于胰岛素的使用和酸中毒纠正后血pH值升高,可促K进入细胞内血容量补充也能产生利尿排钾,从而加重缺钾。
补钾总量:24h6~10g,每小时输入量不宜超过15g相当20mmolL。
补钾制剂:静脉输入常用10氯化钾液,加入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液500ml点滴,不可直接静脉注射。也可用磷酸钾缓冲液和氯化钾各半,以防高氯性酸中毒。口服氯化钾或10枸橼酸钾均可,以减少静脉补钾量。
补钾指征及速度:除非病人已有肾功能不全、无尿或高血钾60mmolL等情况,暂缓补钾外,此时可于第2,第3瓶输液中酌情补钾,一般在开始输液、静脉滴注胰岛素和病人有尿30mlh后即应行静脉补钾。即:
治疗前血钾低或正常,尿量40mlh者,输液开始,立即补钾意识清晰者,治疗开始即可同时口服氯化钾或枸橼酸钾。
治疗前若血钾30mmolL,40mmolL和50mmolL,补钾量相应为39mmolL,26mmolL和13mmolL相当于氯化钾30gh,20gh和10gh。一般前2~4h可补钾13~20mmolL相当于氯化钾10~15g。DKA缓解后继续服钾盐10g次,3~4次d,共7~10天。
治疗中监测血钾水平、尿量及心电图,并及时调整用量,防止高血钾引起的严重后果,如心跳骤停等。
②补磷:如血氯明显升高伴低血磷者,可补给磷酸钾缓冲液30~60mEq或口服二磷酸钙20g次,3次d。纠正缺磷,有助2,3DPG恢复,以改善组织缺氧,有利改善DKA病情。但有人观察补磷与否差别不大,因此,目前认为DKA时不必常规补磷。
③补镁:经充分补钾2~3天后,低血钾难以纠正、或血镁低于074mmolL18mgdl时,如肾功能正常,可考虑补镁。如10硫酸镁10ml肌内注射,或25~50硫酸镁20~40ml肌内注射,或将硫酸镁稀释成1溶液静脉点滴。能口服者可给氧化镁02~05g次,3次d。补镁总量大约10硫酸镁60~80mld,肾功能不良者应酌情减量,补镁过多或过快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