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f生产性管理指标
指标项目拥有工时考勤工时出勤工时追加工时作业工时损失工时实际生产工时标准工时运转率作业效率综合效率人均生产量
平均拥有人员的加班率
单位分分分分分分分分%%%个

计算公式拥有人员×480分-休息时间相关人员×缺勤、出差、支援等拥有人员-考勤工时相关人员×加班、接受支援的时间出勤工时+追加工时相关人员×因监督人员的管理责任引起的损失时间作业工时-损失时间Σ各机型所需的标准时间×各机型的产量实际生产工时÷作业工时×100标准工时÷实际生产工时×100标准工时÷作业工时×100标准工时/作业工时×480分
标准机型标准时间拥有工时÷正常工作的天数×480分-休息时间加班工时÷拥有工时×100
表I61
PAC的评价单位
在PAC中作业人员效率的责任属于第一线的监督人员,在公式上第一线监督人员的效率是最小管理单位。不过把效率细分为几个集合来报告会有利于第一线监督人员的指导,这样的细分单位是集合;一般来说一个一线
监督人员负责的部分分为1-6个集合进行测试汇报。在个人作业时按每个作业人员测试,在传送带体系中以传送带的单位测试。
用语的定义
一般用语
1工时:人或机器能做的或已做的量用数字的形式表达的,可以加、减、乘、除,其单位是人分;2标准时间:熟练程度和技能都达到平均水平的作业人员用正常的速度按照规定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法生产出
规定质量的产品的一个单位时所需要的时间;3生产量:工序的最终检查中合格的产品数量;4正常作业时间:一天480分钟的工作时间中去掉休息时间的时间;5正常作业日:特殊日公休日、国庆、公司规定休息日以外的工作日,但换休是属于正常作业日;6总人员:作业人员和间接人员的总和;7间接人员:办公室人员及材料、设备、工具、司机等管理人员和生产线上的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8直接人员:生产线及工序的直接作业人员及的检查、调试、修理人员。
特殊用语
f1拥有工时:拥有人员的工时拥有工时=拥有人员×正常作业时间
2考勤工时:在职人员中实际上不投入作业的人员的工时,即缺勤、休假、出差、支援等;考勤工时=相关人员×正常作业时间
3出勤工时:实际投入到作业的人员的工时出勤工时=拥有工时-考勤工时
4追加工时:出勤工时以外追加作业的工时,如加班、特殊出勤、接受支援等追加工时=相关人员×相关时间
5作业工时:投入到作业中的总工时作业工时=出勤工时+追加工时
6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