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
学习目标: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及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学习重点:秦末农民战争学习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学法指导:1、知识要素学习法: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2、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历史,创设情境,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感知历史、思考历史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探讨、解决历史问题。3、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4、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秦兵马俑的壮观景象。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呢?原因何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秦朝“伐无道,诛暴秦”。
1
f(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秦的暴政1、自主学习书本P6364第一目内容。归纳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内交流)找出4点写出来1234请找出指鹿为马大概意思:(1组)过度: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的暴政必然会激起农民的不满与反抗!二、陈胜吴广起义1、自主学习书本P6364第二目,(提示:学习农民起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②经过(时间:、地点:、领导人、等)③结果意义。)根据导学提示在书本上勾画出重点,并在小组内交流。2、结合《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讲诉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口号:请找出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大概意思(2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翻译成现代汉语(3组)合作探究(一)“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戌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过渡: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大泽乡起义的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