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米地方能站多少个学生等活动来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再如某老师上的《确定位置》那节课,在教授学生新知识后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描述老师从家到学校及从学校到家的行走路线的练习这些例子,可以说在小学的常规课堂中很容易找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而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考虑数学科的自身特点,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提供给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机会,不能再生搬硬套地把知识塞给学生,采取“满堂灌”政策。某老师教授《角的度量》一课,整节课知识难度不大,简单说就是教学生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课堂上该老师很好地把握了“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这一教学目标。他并不是直接让学生认识现成的量角器,然后教学生用量角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明并不断改善量角工具,最后形成今天我们使用的量角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当学生经历完这过程后,学生对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时应注意的地方等已经牢牢地掌握了。教师不必再多花唇舌对学生强调这里强调那里了。(四)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三维教学目标中的其中一点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节课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盎然,精神集中等的情况下,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加强课堂的调控能力,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去探究、学习。课堂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更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师生配合,才能高效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有的老师结合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调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满意度,在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以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这节课的紧张、兴奋、遗憾各占百分之几;大部分老师在全课总结时,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