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强、创新型的一流中医药人才和具有中医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滨江学院等13个学院,本研究项目在全校各学院实施。同时,该研究将在合作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等推广应用。⑶受益学生数我校现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药学等医学;康复治疗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听力学等理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管理学;英语人文学科等本科专业21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已近万人。建立并推行本科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强化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估计我校至少占总数80%以上的学生能从中受益。
f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能够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⑴突出本科生能力的培养。突出本科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学会接受责任并能主动承担责任,并在教学管理中可以发挥相当高的独创性和创造性,还能积累实践经验,增强自信心,激励学习,不仅有助于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能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挥。在教学管理中,高度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目标一致性。⑵彰显教学管理的特色。彰显教学管理的特色。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教学管理更加人性化。⑶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提出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的思路,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办法,以创立严谨务实、和谐灵动的教学管理工作机制,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不仅为本项目的组织实施,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成果提供了保证,而且项目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方案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f四、教学改革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⑴教学改革研究成果①徐珊等《21世纪中医药人才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②徐珊等《中医药人才素质教育概论》2002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③徐珊等《中医药人才素质教育概论》2000年浙江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④徐珊等《中医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