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资源协调高效运用的目的,扮演着整个基金会“促成者”、“政治倡议者”、“缓冲者”、“价值护卫者”的角色,使之能够保持组织持续的在与外界的合作与互动中发挥核心的作用。
222监测评价与激励机制
基金会实行了全员招聘制和干部竞争上岗制,取消行政级别,打破了“铁饭碗”。基金会还全面实行了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一位员工的责权利,建立严格的监测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进、出、升、降等实行有序化的管理。此外,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基金会机构的发展,管理的细化,基金会认识到原有的绩效考核办法偏重财务指标,横向打分时标准难以把握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为完善对员工业绩的考核与激励,于2012年引入KPI(KeyPerforma
ceI
dicators)绩效考核制度,以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全面考核基金会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在成本控制方面,70的业务部门、60的职能部门完成了挑战值。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及行政办公支出189899万元,比预算2000万元节约了10101万元,节约了505,比去年减少了579万元,减少296;在筹款能力方面,全会实际筹款273亿元,超额完成预算160533万元,比去年增加了335897万元。55的部门超额完成了筹款任务。全会新老客户比达到43:57;从部门绩效考核总体情况看,1个部门完成基础值,13个部门完成目标值,2个部门达到挑战值。
在与时俱进的员工报酬与激励机制的革新与促进下,扶贫基金会在保障员工得到应有福利与精神满足的基础上,不断减少了基金会运作成本,不断提高整个基金会运作活力,对基金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3工作记录与档案建设
详细记录并保存组织和员工活动的记录是基金会管理的又一突出特点。基金会要求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要把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今后的考评依据;此外,基金会非常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按照《档案管理条例》的规定,凡是能够反映基金会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图表、声像等资料均应归档保存,并由秘书处办公室选派专人管理档案。基金会设计和制定了档案管理全宗图,分社团法人、基本制度、日常管理、合同文件、历史和业绩记录、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项目资料、参考资料等,对基金会的文档进行了整理、装订、归档,基本实现了文件档案管理的有序化。
23扶贫基金会的外部管理分析
231全面合约管理
全面合约化管理,就是通过层层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合同,明确相关合作机构与人
f员的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