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初开始的。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内外部诸多因素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非健康行为引起的现代生活方式病,也称现代文明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使人类身心不能应付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刺激(诸如社会运转节奏的加速,竞争程度的提高,个体心理环境的紧张以及拥挤、噪音等),对生活事件产生某些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的不良反应的结果,心血管系统、癌症、脑血管、心理等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等。青少年儿童的情况更另人担忧,根据美国近十年来所做的每一次健康调查材料,确凿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全国学校青少年的健康水不平不断下降。58岁儿童中,40存在着肥胖、高血压和高胆固醇问题,而这些都是导致心脏病的因素,从而引起动脉硬化并导致心脏病。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近几十年来,各国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逐渐增和改善,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公开信“国家处境危险,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就反映了这个问题之后,美国朝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1991年布什总统提出的“2000年教育规划”和克林顿总统完成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与此同时,日本、英国、法国也在进行教育改革。
二、世界各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设置及目标拓延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各国都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保健教育),在整个教育课程中都包括了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改革。其主要的模式有三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是将健康与体育课程合二为一设为一门课程。日本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把健康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从小学到大学一贯坚持体育与健康相结合。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实行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日本学校教育中的体育科目在初中阶段是冠以“保健体育”实实在在的科目。保健知识和体育一起列入教学大纲。“身体教育是促进身体发育的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两者在以身体为对象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初中三年的保健体育总时数260295课时,保健占55课时;高中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