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直观性原则孩子善于模仿,特别是对于身边的人,例如家中的父母、幼儿园
的老师,大人的举止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所以作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要无时无刻注意自己的举止。每当遇到午餐吃肉时经常会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要吃肥肉。”刚开始时,我们总是尊重他们的意愿,毕竟喜欢吃肥肉的孩子不多,可是几次下来,发现每次总因孩子不吃肥肉而要倒掉很多,这使我们感到太浪费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我们两位老师商量了一下,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次在吃肉时,分完饭菜,搭伴老师用筷子夹了一块肥肉当众吃了起来,孩子们都把目光转向老师,帆帆小朋友奇怪地问:“老师你吃什么呀?”“肥肉呀!”“好吃吗?”“恩,很好吃啊。”一边的兰兰轻轻地说:“吃肥肉会变大胖子的。”老师立刻装出很奇怪的神情;“是吗?我特别喜欢吃肥肉,你们看我胖吗?”“不胖。”孩子们齐声说。“对呀,肥肉不光好吃,还让我们变得很漂亮很聪明呢。”孩子们听了显得半信半疑。老师趁
f热打铁:“今天的肥肉都要被我吃掉了,还有一点点,谁也想来尝尝?”开始没人举手,老师就把一块肥肉夹给吴凯华:“来,你来尝尝,好不好吃?”雷雷轻轻地咬一小口:“老师很好吃,有点软软的,有点油。”“哦,那你还想吃一块吗?”“好的。”其他的孩子看见小朋友和老师吃得这么香也都举起了手“老师,我也要。”不一会儿,剩下的肥肉全都到了孩子们的肚子里了,以后不管是肥肉还是瘦肉孩子们都喜欢吃了,这样即解决了浪费的问题又改变了孩子不吃肥肉的坏习惯。另外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时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一位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位放纵,或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四、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到强化和巩固。
幼儿一旦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重视家长工作,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教师可以帮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