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和个人成就感。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激发出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激励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80年代之前,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集中在个体理论的探讨,在激励理论研究上产生了大量理论。如亚当斯SAdams的公平理论对于薪酬设计的实际意义,到现在仍然受到普遍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企业重组、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国际合资企业管理的研究已呈现强劲势头,文化因素成为这类比较研究的关注热点。另外,从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职业发展、组织认同和社会态度进行研究,并探讨组织承诺对离职、工作满意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组织承诺的形成规律,也是激励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组织中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协调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高校后勤也和其它组织一样,也要面对如何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效能,提高组织绩效,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需要。因此,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学习和运用管理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是最科学、最根本的管理途径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无非是对人的心里活动或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管理。也就是说,企业的任何工作都要靠人来做。所以,要以人为中心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进步,仅仅抓好人力资源的外围管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企业管理作用和体现企业管理功能,最终达到实现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目标。
f管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千方百计设法实现组织目标,既提高组织劳动或工作效率,并使组织成员得到心理满意。要完成这一任务的条件和基础,就是要了解、熟悉、掌握组织中若干个个体所持有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两面性,以利于人力资源的源点和核心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大部分员工组织纪律观念强、思维敏捷、锐意进取、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的忘我工作,任劳任怨、乐意为企业奉献;刻苦钻研业务,一丝不苟,永无止境,勇于克难攻艰,大胆探索创新,对技术精益求精,追求品牌和效益;能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