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具有不同特点和特长的学生象一堆生产原料一样被具有统一模式的学校机器加工成标准件。而素质教育则是以发展学生素质教育为宗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优发展。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呢
1.在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任何教育都是在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身上进行的。开展个性化教育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才能,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课程,并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上深入进去,以此课程带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探究的乐趣,同样,在学校开展的多种活动中,使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以此带动对其他活动的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应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应当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反批评,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此外,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精神,我们还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如引导学生走向学科,就是激发学生对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得到学习后的满足愉快,从而充分体现并满足学生的认知意识,培养他们探究、创造的精神。
2.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价值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容纳自我,为以后增强信心。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绩,并由老师给以充分肯定,以强化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
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鼓励性记分”的评价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这种内在的情感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在跃跃欲试的讨论、课堂发言、作业准备等各个学习环节中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特点,在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肯定中认识到自我的价值。“鼓励性记分”法在各种教学中都可以运用,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对的打满分,不对的不打分,发还后及时订正并全部正确的仍打满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把订正作业错误从一种沉重的负担转变为重新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
3.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个性的完善发展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共同结果,他人教育总是要通过自我教育来体现的,为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小学生来说,少先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是很好的形式,通过学生自觉、主动在教师指导下地开展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