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管窥异化与归化
作者:徐耀云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8期
摘要:本文就文学翻译中的两种不同策略异化和归化作了探讨,并结合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在中国的译介进行了具体分析。文学翻译主体采取何种策略受制于多种因素,中国文学翻译界目前异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但异化、规划终将并存,并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
关键词:异化归化《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译本比较
在今日“地球村”,翻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翻译的一大分支,文学翻译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重点所在。举例而言,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先生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问题出在翻译上。”[1]而由马先生翻译的《边城》原本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只是翻译介绍到西方时,已为时已晚,沈从文先生去世,也就失去了参评资格。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优秀的文学作品卷帙浩繁,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翻译的相对滞后,也就使得中华文明在世界传播较为缓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解构主义关认为:原文取决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不存在,原文的生命不是取决于原文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译文的特性,同样也说明了翻译的重要性。
《法国中尉的女人》(以下简称《法》)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到目前为止已有三个中译版本相继问世。首先是由阿良、刘坤尊翻译,由花城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的译本;其次是由刘延之、蔺延梓翻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译本;最后是由陈安全翻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译本。短短的7年内相继有三个版本问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部小说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也说明了我国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将分析这部小说的1985年译本与2002年译本,以期在翻译归化、异化的问题上寻求一个合理的判断。
一、翻译策略概述
归化(domesticatio
)和异化(foreig
izatio
)是近年来翻译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正如朱安博所言,“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作为跨文化行为的性质也越来越引起翻译研究者的注意,自此,归化异化之争也浮出水面。”[2]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Ve
uti)在《读者的隐形》(TheTra
slator’si
visibility)一书中是这样定义归化和异化的:归化策略“采取民族中心的态度,是文本符合移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异化策略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念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语境”[3]。
概括说来,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