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规定了哪些物权?四、论述题(14分)
f论物权法中的公示、公信原则。五、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1、2008年12月,公民甲为买房向公民乙借了4000元钱,约定第2年3月底以前偿还。为了保证能及时还钱,甲将自己的一辆价值4500元的摩托车交给乙作为质押物,双方约定,在甲不能偿还借款时,该摩托车就归乙所有。问:(1)甲、乙两人间的质押权何时设立?为什么?(2)甲、乙的质押合同有无不合法之处?为什么?2、甲向乙购买了一套住房,甲向乙交付了全部购房款并委托乙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甲拿到了房屋产权证。半个月后,甲发现自己手中持有的房产权证与房管登记部门的登记簿上的权属记载不一致,该登记簿上记载该套房屋为丙所有,为此引起纠纷。问:该套房屋的权属归属于谁?为什么?
海南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物权法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C3、B4、A5、A6、C7、B8、C9、D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BCD9、ABC2、AD10、AD3、ABD4、BC5、BCD6、AD7、CD8、BC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答:(1)物权平等保护原则;(2)物权法定原则;(3)公示、公信原则;(4)一物一权原则。(每个要点2分)2、答:(1)须有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2)须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3)须转让行为有偿且对价合理;(4)须完成了物权变动手续。(每个要点2分)3、答:(1)客体的特定性;(2)内容的特定性;(3)权利主体的广泛性;(4)权利的期限性;(5)原则上的有偿性;(6)权利的可流转性。(每个要点13分,4舍5入)4、答:(1)抵押主体的限定性;(2)抵押财产的集合性;(3)抵押财产的浮动性;(4)抵押性质的转化性。(每个要点2分)5、答:(1)所有权: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人所有权、法人所有权、社团所有权(2)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3)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4)占有四、论述题(14分)答:物权法中的公示、公信原则:(允许适度发挥,酌情给分)(一)公示原则:公示原则是指物权的存在及其变动须以法定方式进行公示才能发生效力。我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物权公示原则的立法理由在于:1、物权是对世权,只有公示才能使不特定义务人知悉,才能使他人对物权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