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所属学院:撰稿人:
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课汽车机电学院耿海彪
联系电话:183负责人:李荣芳
2018年5月
f《电力电子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和核心能力培养水平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一、课程教学标准建设的基本原则1、精准定位原则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要从行业、企业发展状态和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的需求范畴进行精确定位,以保证专业课程模块的完整性和有效性。2、可操作性原则课程教学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必须具备可操作性。3、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原则专业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形成以核心(课程)能力为主,相关课程为辅的模块化结构。4、满足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原则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应具备应用性、前瞻性,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为毕业生的可发展空间留有余地。5、课程范型与职业能力匹配原则坚持课程范型与职业能力匹配原则。根据课程性质,可采用问题中心的课程范型、训练中心的课程范型、任务中心的课程范型、体验中心的课程范型、培训中心的课程范型。二、学习领域定位
f按照精准定位原则对课程学习领域定位进行简洁和准确的描述。具体包含三部分内容。1、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继电保护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气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电子技术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机理、特性和参数,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它们,熟悉和掌握各种基本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各种基本电路的电磁过程,掌握其分析方法、工作波形和变换器电路的初步设计计算,了解各种变换器的特点、性能指标和使用场合,了解各种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培养学生读图与分析能力;掌握器件选择、电量测量、电路调整、故障分析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提升总结、整理理论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敢于独立承担任务的责任意识。
3、本课程以《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为先修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微积分知识,并具有应用线性代数、复数运算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有电磁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电路分析能力,本课程后续课程《电机控制技术》、《交流调速系统》、《电机拖动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