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们应该醒意识到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和国际间交易所融合的大趋势。在现阶段,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国内交易所积极争取与国际上大交易所合作的机会,借鉴芄产品创新和科学管理上的先进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电了化进程自上111;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电子交易系统和24小时在线交易己经不冉是梦想。不论是在欧关、日本、新加坡还是香港,电了交易均巳取代公开叫价,并成为最主要的交易方式。电了交易不仅可以提高交易效率,而且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运行。例如1997年推出503及?500指数电子平台24小时交易,080丁与联合建立跨越大西洋的电了交易平台,这些系统不仅可促使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走向融合,更满足了全球投资者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套保需求。
f与此同时,中国期货交易的电子化进程虽然保持着有条不紊的发展态势,但是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前后,中国期货交易实现了初步电子化,并在此后的10多年内遵循期货交易电子化和期货交割人工化并行的模式。2006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始正式运行新标准仓单管理系统,从而使期货交易全程涵盖交易和交剖〕电了化。国内口前的期货经纪公司,均安装了电了化的交易系统,土要有:金仕达商品期货交易系统、恒生商品期货交易系统和易盛商品期货交易系统。但是,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和业务研发水平滞后等原闵,国内期货交易系统存在渚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电了化交易系统建设中缺乏明确统一的信息规范和标准,即交易所、会员、系统逑设商和软件开发商之间协调沟通不到位,导致不同系统之间难以兼容,数据通讯不畅,进而产生了信息重复录入甚至前后不一致的现象。这不仅降低交易速度,更易滋生错误,严重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因此,建立统一的信息规范和标准、完善电子化交易的监管体系是电了化交易顺利运行的前提,也是我国期货市场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适度开放境外投资机构和尽快开放境内投资机构入市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投资者结构的多样化,包括机构投资者和卩?11的准入。股指期货市场运行一年有佘,个人投资者仍占主导地位。截至2011年7月10,累计股指期货开户数0达到7万个,然而其中机构投资者账户数最为1500个,仅占到约27。的份额。与芄他成熟股指期货市场相比,机构投资荞比例明显过小。例如:美国股指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整个投资者比例约8070。1、适度开放境外投资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