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选择: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因改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了当时被认为是具有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人口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其突出标志由三个,即教育先行、教育内涵发生变化、教育高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大、中学生人数激增是发达国家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新增长时期,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规模迅速增长、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内涵逐渐扩大、不平等严重存在。多样性模式是指有不同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不同的高教机构或课程项目,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教育机会的平等有三重含义:个体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目标的平等。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的闭幕式上,提出了今后三大任务: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学习苏联、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建国初我国学习苏联的主要形式: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各院校邀请苏联专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
f1978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素质可分为三类: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教师专业训练内容: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