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之处:BGA封装仍与QFP、PGA一样,占用基板面积过大;塑料BGA封装的翘曲问题是其主要缺陷,即锡球的共面性问题。共面性的标准是为了减小翘曲,提高BGA封装的特性,应研究塑料、粘片胶和基板材料,并使这些材料最佳化。同时由于基板的成本高,而使其价格很高。小型球型矩阵封装Ti
yBGA。它与BGA封装的区别在于它减少了芯片的面积,可以看成是超小型的BGA封装,但它与BGA封装比却有三大进步:由于封装本体减小,可以提高印刷电路板的组装密集度;芯片与基板连接的路径更短,减小了电磁干扰的噪音,能适合更高的工作频率;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微型球型矩阵封装mBGA。它是BGA的改进版,封装本体呈正方形,占用面积更孝连接短、电气性能好、不易受干扰,所以这种封装会带来更好的散热及超频性能,但制造成本极高。插入式封装主要针对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引脚插入式封装。此封装形式有引脚出来,并将引脚直接插入印刷电路板中,再由浸锡法进行波峰焊接,以实现电路连接和机械固定。由于引脚直径和间距都不能太细,故印刷电路板上的通孔直径、间距乃至布线都不能太细,而且它只用到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从而难以实现高密度封装。它又可分为引脚在一端的封装形式SINGLEe
ded、引脚在两端的封装形式Doublee
ded和引脚矩阵封装Pi
GridArray。引脚在一端的封装形式大概又可分为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和单列直插封装形式。典型的三极管引脚插入式封装形式有TO92、TO126、TO220、TO251、TO263等,主要作用是信号放大和电源稳压。单列直插式封装SIP。引脚只从封装的一个侧面引出,排列成一条直线,引脚中心距通常为254mm,引脚数最多为二三十,当装配到印刷基板上时封装呈侧立状。其吸引人之处在于只占据很少的电路板面积,然而在某些体系中,封闭式的
f电路板限制了SIP封装的高度和应用,加上没有足够的引脚,性能不能令人满意。多数为定制产品,它的封装形状还有ZIP和SIPH。引脚在两端的封装形式大概又可分为双列直插式封装、Z形双列直插式封装和收缩型双列直插式封装等。双列直插式封装DIP。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DIP封装的芯片有两排引脚,分布于两侧,且呈直线平行布置,引脚间距为254mm,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此封装的芯片在从芯片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管脚。它的封装结构形式有:多层陶瓷双列直插式DI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