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完美和谐,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展现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邓小平同志始终十分强调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他说:“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4]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而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不能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利益,生活得富裕,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很
f显然,在邓小平那里,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使人获得更多的发展是最高的价值目标,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生产力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由于此,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以“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其基础条件。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最高的价值目标的意义。
三、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
自由时间,顾名思义就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对自由时间做出了科学的界定,并揭示了自由时间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根本意义。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生命活动是由两部分时间要素构成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这两种时间对人的发展来说都必不可少。其中劳动时间是为维持人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等所花费的时间,这是在任何社会里都具备的、第一性意义的时间要素。当然,在有些社会中,劳动者在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并不是全部能归劳动者自身所有,这实际上可以称作是某种程度的“时间异化”。自由时间相对于劳动时间而存在,即在劳动时间以外可以自由支配、最能体现个性的时间。那么,为什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自由时间而非劳动时间呢这主要是由于自由时间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的。我们认为,自由时间和劳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