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时间相比具有下述特点:1自由。这是自由时间最大的特点。在劳动时间里,人被束缚在劳动上面,这时的劳动时间是集体时间,而自由时间却是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时间。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可以有什么也不做的自由。2人性化。工作劳动是社会行动,这期间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要求,任何人都不能有“按必然性的指示去行动”这个涵义外的自由。这时,人可能成为其他人赢利的工具,也可能在生产为了消费的逻辑下,成为失去自由的人,失去意义的人,从而在物质丰裕的同时,“人似乎仍处于一种身心贫困的状态。”[7]而在与之相对的自由时间里,个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完全回归自我,他可以自由选择哪些活动而不受任何束缚,只要这种选择不违犯法律,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不扼杀人性。从根本上说,在自由时间里,人按照人的方式支配物,同他人发生关系,因此,自由时间是人性化的时间。3主观性。工作劳动迄今仍然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和基础,每个人如何使用自己的器官,分配自己的精力都是以有利协调同他人的关系、从而提高劳动活动的系统功能和整体效益为标准的。这时的人是客观的、他律的人。而自由时间是个人真正完全拥有的时间。在自由时间里,人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独特地、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也只有在这时,个人才是受自己主观意志支配的、自律的人。4创造性。自由时间是创造的摇篮。在劳动时间里,人的思想被一定的思维定势、经济、规
f律所束缚。而创造所依赖的灵感、想象力大多是在紧张机械的劳动时间之外自由思想的结晶。有了充裕的自由时间,就等于享有了充分发挥自己一切爱好、兴趣、才能的广阔空间,有了为思想提供自由驰骋的天地。然而,自由时间并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8]人们对自由时间的获得受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直到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历史上第一次有可能获得丰富的自由时间,人类的全面发展才获得了可能。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36,222,22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35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人民出版社,1960295-296,633[4]邓小平文选2卷[M]人民出版社,1994128[5]邓小平文选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25,63,1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7卷[M]人民出版社,1972215,281[7]马尔库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